“愛生如子,德才兼顧?!薄罢n上嚴父,課后慈母?!?nbsp;“遍栽桃李樹,廣育棟梁材?!薄蛱煜挛?,記者走進肥東縣陳集鎮陽光小學,家長送來的這些錦旗讓這所略顯簡陋的小學,如她的名字般充滿陽光。說起這所全國首個留守兒童寄宿制村級小學,不得不提她的創始人――陳萬霞。
放棄城里工作回鄉辦學
6年前,在縣城教書的陳萬霞看到村里的孩子們上學的困境,毅然放棄了城里的工作和優厚的待遇,回到了村里,在當地群眾和政府的支持下,創辦了全國首個留守兒童寄宿制村級小學――陽光小學?!按逯行男W離村子很遠,而且沒有宿舍,孩子們上學要走上好幾個小時,甚至發生過孩子途中掉進水塘的險情,所以我決定回來開辦一所寄宿小學,讓孩子們有個安全的學習環境?!?nbsp;
回鄉辦學讓陳萬霞比以前更忙碌。學校只有十幾個老師,每天圍著300個孩子轉,每個人都身兼數職,而陳萬霞不僅是校長,也是司機和采購員,孩子病了,她帶著看病,孩子回家,她開車接送,孩子有需要,她隨時出現。6年來,為了這些留守兒童,陳萬霞做了只有媽媽才能做的事情、想的事情、付出的真情,被學生們親切地稱為“老師媽媽”。陳萬霞的愛人鐘志球過去曾外出打工,自從有了陽光小學,他就留在學校成了一名不拿工資的義工。
“陽光信箱”驅散心靈陰霾
由于學校里的很多孩子都是留守兒童,陳萬霞格外關注他們的成長,想了很多辦法走進他們的心靈?!八麄儽砻嫔峡雌饋砗推胀ê⒆右粯踊顫娍蓯?,但心里很敏感,裝了一肚子小心思?!?nbsp;
“陽光信箱”便是她為傾聽孩子們的心聲而專門設置的。陽光信箱里的很多信,都是孩子們寫給遠方父母的。一次,陳萬霞在信箱里發現了五年級學生陳沖寫給媽媽的信,但這封信,卻是她無法轉交的。
原來,陳沖的媽媽在生他的時候死于難產,后來爸爸又重新組建家庭并且有了一個女兒。9年前,爸爸和繼母帶著妹妹去江蘇打工,除了給他寄些生活費很少回來,家里只剩下陳沖和85歲的爺爺。因為爺爺耳背,聽別人說話很困難,因此陳沖從小就成了一個沉默內向的孩子。
小陳沖的憂傷和對母愛的渴望,陳萬霞看在眼里。為了幫助他走出心靈的陰影,陳萬霞提出要做陳沖的干媽,用自己的呵護彌補孩子缺失的母愛。從那以后,陳萬霞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到陳沖家家訪,給他買些好吃零食和好看的衣服。有時還會把陳沖帶回自己家一起過周末。
“要堅強、剛毅,快樂成長,不僅要學習好,還要身體好?!弊蛱煜挛?,面對愛心人士的鼓勵,陳沖臉上洋溢著笑容,頻頻點頭。
讓更多留守娃得到關愛
陽光小學和陳萬霞的故事經媒體報道后,引起廣泛關注。昨天下午,肥東縣陳集鎮陽光小學校園里,歡聲笑語一片。面對新書包、文具以及體育器材以及愛心人士的捐款,學生們個個臉上笑容燦爛。當然,最開心的莫過于陳萬霞本人,說起來自各級黨委政府的支持和社會方方面面的關愛,她數次眼眶濕潤。
陳萬霞表示,呵護留守兒童是一個大課題,只有政府、學校、家庭三方配合,孩子們才會健康成長?!坝懈骷夵h委政府的支持,有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的關注,學校一定會辦成品牌,更多的留守兒童將會得到關愛?!?nbsp;(2012年06月27日 合肥在線-合肥日報-華新紅)